欧联杯 捷青联 卢旺达杯 国际赛 肯尼亚杯 大洋青冠杯 巴圣青联 巴米乙 中青赛(女子U18组) 波黑U19 阿联酋联赛 秘鲁丙 危地LMM 缅甸杯 爱沙U19 苏地杯 加拿冠 美甲杯 女南冠U17 全运女足 巴林青杯 沙特金锦赛 全运女篮 北爱女杯 芬女超 瑞士杯 非青杯 大洋女U16 立陶杯 立陶杯 印德女联 肯尼亚女超 北马U19 比女杯 马八强杯
当前位置:首页 > 足球新闻

体育人生|征战菲律宾职业联赛次年获亚军,一位重庆人和他的球队摸到亚冠门槛

来源:88体育直播看球吧 时间:2025年05月01日 05:01


“Yellow card!Yellow card!(黄牌!黄牌!)”比赛已经几无悬念,但坐在看台上的沙硕还是激动得面红耳赤,扯着嗓子向裁判施加压力。这位隐藏在普通球迷中的中年男人,其实是场上比赛的马尼拉挖掘者队的老板。在菲律宾投资足球的第二年,他和他的球队即将有机会登上亚冠二级联赛资格赛的舞台。


挖掘者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号召力,不少当地人都支持这家由中国人创办的俱乐部

在七星岗看全兴力帆长大的娃儿,来吕宋岛建起了一家俱乐部

沙硕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从小在七星岗长大,2016年来到菲律宾从事旅游行业,在这里一待就是近十年。成长在热情似火的山城,足球在沙硕童年时就种下了热爱的种子:“最早川渝还没分,我们就看四川全兴。后来又看重庆红岩、前卫寰岛,一直到重庆力帆。这么多年,对于足球,一直都非常喜欢。”

来到“足球荒漠”菲律宾谋生,沙硕也没有完全远离足球。

一开始,足球只是沙硕南洋生活的一种消遣方式:工作之余以球会友,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为他推开了当地华人圈子的大门,得以结交更多的朋友。2017年,他和一群同样在菲工作的中国人共同成立了一支业余球队。一年后,由于“理念不合”,部分成员选择重新组队,这支球队就是如今马尼拉挖掘者队的前身,当时可没什么远大目标,只是为了能让“在菲律宾的中国人有球踢”。

马尼拉挖掘者队最初由全华班组成,随着陆续参加了一些当地的七人制和十一人制业余赛事,球队开始吸收菲律宾本地球员和外援加盟。这些球员极大提升了球队的竞技水平,也让马尼拉挖掘者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成为当地一支小有名气的业余球队。


征战职业联赛第一个赛季的挖掘者队,当时队内外援还不多

机遇出现在2023年,挖掘者队受邀参加菲律宾足协杯。虽然四轮小组赛1平3负未尝胜绩,但管理层看到了征战职业舞台的可能性。经与菲律宾足协沟通,挖掘者队正式进军职业联赛。2024年1月,马尼拉挖掘者完成注册登记,正式成为菲律宾联赛(PFL)的一员,菲律宾第一次出现了中资职业俱乐部的身影。

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沙硕注册了账号“草根足球经理”,记录下运营球队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们在吕宋岛上的一举一动在国内泛起了涟漪,中国人在异国他乡建球队的故事吸引了足球爱好者们的关注,目前各账号已积累了超过3万名粉丝。一些人还组建起粉丝群,自称“云股东”,经常在群里为球队出谋划策。

成为俱乐部主席后,沙硕几乎把自己生活的所有重心都放在了足球上。大俱乐部的投资人往往只需在幕后发号施令,自会有人负责执行。而对于沙硕来说,俱乐部运营的各项繁琐任务都必须亲力亲为。


这支两年前还是业余队的球队,正一步步实现正规化

他的两部手机几乎从不离手,总在处理来自各方的消息。2024-25赛季是挖掘者队征战菲律宾职业联赛的第二个赛季,最后一轮比赛开始前,沙硕专门去取了3万菲律宾比索现金(约合人民币3870元),计划在赛后发放赢球奖金。他的皮卡车也成了球队的“货拉拉”,后备箱里装满了比赛训练装备,还总会顺路载上几位通勤不便的球员。

好在沙硕还有几位好友鼎力相助——当年因足球结缘的刁塑,成了球队的合伙人兼球员;在国内有过职业经历的刘梦杨担任主教练,负责训练和比赛的各项事宜;同样来自重庆的中国留学生陈莹则是队医,为球员的健康保驾护航。

取名“挖掘机”寓意大家赚更多钱,可为俱乐部自掏腰包数百万

从休闲玩票到职业联赛,难免要走弯路,尤其对于沙硕这样一个彻底的“圈外人”。最困难的是挑选外援,他为此交了不少“学费”。挖掘者队曾经相中一位刚果(布)前国脚,但被球员以机票款的名义骗去近3万元人民币;他还曾盲目相信球员有巴萨青训的履历,但签约后发现其身体机能远不及预期,最后又额外花费了2000美元才与对方解约。在前前后后考察了一百多位球员后,管理团队才最终确定了第一个赛季的外援人选。

谈到“挖掘者”这个略显奇怪的名字,沙硕毫不掩饰自己的动机:“起名叫digger是因为我们都是来菲律宾淘金的。希望大家能挖到更多的钞票。”球队最早的队徽上也是一台挖掘机,但成为投资人后,沙硕不仅没能让“挖掘机”开足马力,反而更像“散财童子”。粗略估计,参加菲律宾联赛两个赛季,他发出的薪水就已接近人民币200万元,实际开销还远不止这些。


沙硕(右)带着两位冈比亚外援采购生活物资

趁着赛前的休息日,他开车载上两位冈比亚球员西塞和马内赫外出购物。他俩和冈比亚老乡奥斯曼、约奥夫一起合租一套两居室公寓,这是沙硕以每月25000菲律宾比索(约合人民币3226元)为他们租下的。每间卧室放着一张双层床。除了球员们的个人物品,屋里的大件家什基本都是沙硕搬来的。

平时四名外援一起开伙做饭,最近正好家里的大米即将见底,沙硕就带着他们去超市采购。面对着货架上几种不同品牌的大米,西塞自觉地避开了最贵的那袋,指着更便宜的那种,看向自己的老板。得到同意后,他利落地扛起了两袋25公斤的大米放进购物车里。买完大米后,沙硕在球员的指引下开到宿舍附近的一处菜市场,这里鸡肉和蔬菜的价格比超市更便宜。沙硕很喜欢他们的边界感:“(哪怕)贵了一分钱,他们也不愿意让老板替自己多花。”

趁着休息,沙硕开始查询冈比亚球员赛季结束后的返乡机票。从马尼拉到冈比亚首都班珠尔的航班并不方便,查到的路线都要转机两三次。考虑到球员的舒适性,沙硕还是选择了行程时间更短的组合,即便他要为每张机票多付千余元人民币。


马内赫是队内的四位冈比亚外援之一,他们大大提升了挖掘者队的实力

在财政天平的另一边,挖掘者的收入“少得可怜”。球衣和训练衫上印了不少沙硕四处拉来的赞助商商标,但募集来的资金很有限,巨大的经费缺口几乎全靠沙硕和几位合伙人自掏腰包贴补。

球队的球衣一度没有着落,第一场正式比赛险些因为没有合规队服而被直接判负。最后还是主教练刘梦杨找到国内朋友拉来赞助,紧急赶制球衣寄出。好事多磨。这批球衣在途中经历了航班延误、物流车损坏等“奇遇”,一路颠沛流离,球队在赛前不到24小时才收到球衣。

紧巴巴的财政状况让全队上下对于即将到来的亚冠二级联赛资格赛非常憧憬。如果能跻身正赛,参赛奖金和差旅补助将会极大程度地降低球队的运营成本。尽管很艰难,但队内蓬勃向上的氛围和国内球迷的支持成了沙硕继续坚持的理由:“球员们都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球迷们也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国内的温暖。我觉得这些都是我的动力。也许这条路很难走,但哪有简单的路嘛?”

把争冠悬念保持到最后,“二年级生”即将出征亚冠二级联赛资格赛

2024-25赛季,对于马尼拉挖掘者队称得上成功:面对两支参加亚冠的老牌劲旅卡雅和宿务,挖掘者取得3胜1平的佳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最后一轮开打前,马尼拉挖掘者以13胜1平3负积40分位列积分榜第二,与榜首的卡雅只有1分之差。

卡雅是菲律宾联赛的传统强队,在亚冠改制前曾两度入围正赛——2021年在资格赛中战胜以青年军出战的上海海港晋级正赛;2023年,与山东泰山分在正赛同一个小组。作为菲律宾联赛“二年级生”,挖掘者队能将冠军悬念保持到最后一轮,足以令沙硕欣慰。


英菲混血球员贾维斯是挖掘者队内不多的体验过亚冠滋味的球员之一,2021年曾随菲律宾联城队出征亚冠正赛

菲律宾联赛的职业化程度不高,大部分球队都没有自己的常设主场,比赛均在足协指定的中立场地举行。最后一轮,马尼拉挖掘者和卡雅的比赛都被安排在距离马尼拉50公里左右的比尼安体育场。

这是一片人工草场地,每次足球落在地上,都会溅起一片黑色的橡胶颗粒。场边放上一排白色的塑料凳子,就成了替补席。看台另一端用一人高的围栏简单阻挡,很多不愿花钱买票的当地球迷站在场外就可以看到自己喜爱的球队比赛。

4月的菲律宾正值旱季,马尼拉挖掘者顶着下午的烈日率先开赛,出战联赛中下游球队洛约拉。在看台上督战的沙硕忙着招呼来支持挖掘者的球迷落座。经过一年多的运营,球队在当地华人群体中积累起了一定的号召力。即便路途遥远,当天来现场的挖掘者球迷还是坐满了一个方阵,甚至挖掘者队已经拥有了欧洲球迷。

德国人亚历克斯来自汉诺威,目前定居在马尼拉。最初只是出于对足球的热爱走进球场,他很快就成为挖掘者的铁粉:“我第一次来时受到了热情欢迎,球队送了我围巾和扇子,让我感受到很棒的氛围。”这场比赛前,亚历克斯的两位朋友基尔和扬刚好从德国来到菲律宾,他把他俩一起带进球场。或许等他们回德国时,会将马尼拉挖掘者的故事带到遥远的欧洲。


球迷数量不算多,但挖掘者队与支持者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

挖掘者完全掌控了比赛的局势,尤其是几名冈比亚外援,展现出明显高于对手的实力。即使挥霍了大把机会,挖掘者还是以5比0大胜对手,稳稳地将三分收入囊中。终场哨响,沙硕走下看台挨个与球员击掌,他没有参与到庆祝中,只是拿起手机默默地站在一旁记录着。球员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比赛,或是接受来自球迷的合照签名请求。沙硕叫来场边的摄影师,又聚拢了看台上的球迷,在橘红色的晚霞中拍下一张大合照。

不同于往常,沙硕和队员们赛后都没有离开,而是坐上看台为卡雅的对手内湖公马队助威。只要内湖公马逼平卡雅,挖掘者队就能成为联赛新科冠军。支持内湖公马的球迷不多,但有了挖掘者全队,再加上大部分选择留下的挖掘者球迷,这片方阵形成了不小的声势。虽然嘴上说着已经看淡输赢,但沙硕还是适时为卡雅球员送上嘘声。他自己也有些哭笑不得:“上一场(踢内湖公马)我还把他们骂惨了,现在又要支持他们。”

绝处逢生的戏码最终没能上演,卡雅以2比0的比分赢下比赛,实现了联赛三连冠,挖掘者队屈居亚军。打进16球的挖掘者队外援西塞荣膺赛季金靴,在冠军加冕前,他上台领取自己的个人奖项。面对着忘情庆祝的卡雅队上下,他仍然对自家球队充满信心:“这是卡雅想要的,所以他们得到了。但没关系,我们会卷土重来。”

大部分挖掘者球员都回到更衣室。只有沙硕和少数几人留下,站在场边见证卡雅队捧起了他们差一点就能触碰到的冠军奖杯。“当然很遗憾,但是人生嘛,总是被遗憾伴随。我们确实在很多细节上没做好,明年再来吧。”


沙硕的父母从重庆来到菲律宾看望儿子,也顺便成了挖掘者队的支持者

赛后翌日,沙硕就开始在为挖掘者队的亚冠牌照奔波,上午专程去了一趟马尼拉市政厅。“想要通过亚足联的准入资格,我们需要有一个符合标准的主场,这需要与马尼拉政府和菲律宾足协沟通协调。”与此同时,他开始物色新外援人选。面对即将到来的亚冠二级联赛资格赛,挖掘者急需增强实力。沙硕盘算着,在拿到亚冠准入牌照后,随几位外援一起去一趟班珠尔,实地考察一下当地球员,争取能带回更强力的外援。

亚冠越来越近,沙硕还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未来能在不同国家,成立更多的挖掘者俱乐部,“终极梦想是希望有一天能回到重庆,成立一支重庆挖掘者!”这位重庆人说。

本文标签: 亚冠  足球  菲律宾  马尼拉  冈比亚  职业联赛  年轻球员